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11-01  发布部门:德育处  发布人:李巧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切实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构建德育新模式,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常态化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通过探索和实践“三全”育人机制,扎实开展“三全”育人工作,促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体方案如下。

一、成立“三全”育人工作小组

组  长:胡晓彤   

副组长:黄小玲、唐  涛、纪大川、曾  松、王会

组  员:学校中层干部、专业部长、班主任

二、“三全”育人内涵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学生家长、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人员上人人参与、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育人格局。

    “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主要是从育人主体而言,强调每个人都要树立育人意识、明确育人责任,在自己本职工作上落实育人职责,并且相互配合,交叉合作,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构成完整的德育体系。“全员育人”从广义上而言,即全体社会成员都有育人责任;从狭义上讲是指校园内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承担育人职责。

    “全过程育人”主要是从时间而言,它强调育人要贯穿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全过程。要结合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规划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和方法,为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方位育人”主要从学生发展维度而言,它强调育人要体现在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社会、网络等各个领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三全” 育人工作目标

      加强全员育人工作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合理,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运行顺畅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格局,把育人工作变成全校每位教职工应尽职责、义务和自觉行动,实现“人人都是育人工作者”的目标。明确“三全”育人工作的途径和实现方式, 建立起以第一课堂为主,课堂内外相互衔接,校内外相互融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互渗透,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网络育人相得益彰的育人途径, 实现“时时、事事、处处皆育人”的目标。完善和规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内容,形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教育并举,学生智商和情商协调发展, 实现“素质教育全覆盖,学生人人齐发展”的目标。

四、“三全”育人工作职责

      (一)学校党群办、各党支部加强对“三全”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从体制机制建设、舆论宣传、队伍建设、督导监察等方面为“三全”育人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二)德育处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要统筹谋划“三全”育人工作,通过系统设计工作内容,搭建工作载体,建立工作制度,完善考评体系等措施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

      (三)教务处、招就办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书育人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业道德等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传道授业、解疑释惑的教化作用。

      (四)专业部、学科组是“三全”育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分析各阶段学生特点,按照培养合格社会人、 职业人、岗位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科学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和专业个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使鲜活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实现高度的统一,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各类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围绕主线,突出重点,统筹调配好育人工作内容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社会服务中心、法规处、总务处、安稳办及其它处室、专业部要结合岗位工作实际,制定服务质量标准和行为规范, 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相关制度,对外公示并接受监督,完善自我改进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管理、服务育人的功能。

       (六)全校教职工都是育人工作的主体。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学生表率;要恪守职业道德,做学生良师益友;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提高育人工作质量,因岗施教,丰富育人工作渠道;要转变工作作风,热爱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三全”育人实施途径

       (一)管理育人。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体现“立德树人”理念,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学校内部治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校园育人环境。关注特殊学生需求,教育引导学生践行《中小学生守则》。建立全员育人机制,落实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建立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实施德育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德育管理干部培训。建立全方位育人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准军事化管理、学生四项行为规范管理、学生自治管理、校务值周管理、活动管理、家校共育管理、社会实践管理等,确保管理全覆盖。探索实践学分制度,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德育后进学生跟踪教育制度,形成全程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引导管理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

      (二)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实践“六横六纵”大思政课程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按规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打造一批“三全”育人“特色示范课堂”。

      (三)文化育人。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一训三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依法治校创建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创新校园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形成“一校一品”校园文化格局。

     (四)活动育人。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好人生中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定期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创造节、读书节、志愿服务节等活动,规范开展升国旗、入团、成人礼、开(散)学礼、入学礼、毕业礼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教育活动。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培育一批“优秀学生社团”,打造一批德育活动品牌。

      (五)实践育人。紧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加强劳动实践,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培育一批“实践育人示范基地”。

       (六)协同育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亲子活动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严格落实家访制度,完善德育导师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示范家长”。

      (七)科研育人。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加强“三全”育人课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评选一批“三全”育人优秀课题、论文、案例。  

       (八)服务育人。根据服务育人的职责要求,建立主动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服务育人相关制度,落实服务育人工作,提高服务育人水平和质量。 设立校长信箱,学生意见箱,畅通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六、“三全”育人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将开展“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工作纳入我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表、责任人,确保创建活动100%全覆盖。

      (二)注重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上。

       (三)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我校应整合育人资源,统筹发挥校内外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系统梳理归纳各个群体、各个岗位的育人元素,并作为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2021年10月26日

  
 
 

学校地址: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街道办事处花滩大道2号 邮编:401520
电话:023-42819916(党群办公室) 023-42888916(招生就业办)
© 2021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渝ICP备16001791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254号